新华社:中国足球体制之殇必须摒除

2014年07月14日01:49  新华网 收藏本文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13日体育专电 题:体制之殇 必须摒除——世界杯启迪中国足球之体制篇

  新华社记者公兵、王浩明、姬烨

  中国足球的问题出在哪?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但最终都少不了一个:体制!

  别的不说,仅说足球假赌黑案件,长达12年,从足管中心两任主任谢亚龙、南勇到多名中层干部和多家俱乐部均牵涉其中,成为足球“窝案”……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的足球最高管理机构这个根子都烂了,中国足球焉能有出头之日?

  中国足球管理体制展示的问题,恰恰是世界杯上大多数参赛国家如德国、荷兰甚至近邻日本成功的因素。对比之下,我国足球管理长期处于一种“管办不分”的状态,具体表现为:

  第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种体制容易催生政绩足球、出线足球,但对足球普及、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重视不够。同时,行政干预如改变联赛赛制等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受到奥运战略、全运战略的影响,中国足球不能按足球自身规律发展。

  第二,足协管理者由行政任命产生。历届足协一把手们虽有管理经验,但在足球这一市场化程度极高的项目面前短时间内很难具备驾驭能力,因为市场化项目对资源配置、整合和渠道开拓有很高要求,但这些一把手们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即便多年后他们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到了卸任或换岗的时候了,这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的足协掌门人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情形迥异。

  第三,囿于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限制,中国足协难以吸引到更为出色的人才,从而组建结构更合理的团队。

  体制之困,成为我国足球体系建设落后、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首先,足球人口极度缩水,与世界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严重不符。其次,职业化改革只是简单把足球推向了市场,功利色彩十足,对于青少年培养这种公益性项目重视严重不够,导致青训体系坍塌,时至今日新的体系都未能有效建立。第三,国字号成绩一降再降及“假赌黑”的出现,使得中国足球形象越来越差,许多从事足球的孩子既荒废了学业,又没有踢出来,就业产生了困难,从而引发家长对足球的观望,不希望孩子从事足球行业,再加上缺乏场地、师资、专业从业人员等,导致足球人才培养缓慢。

  其实中国足协已经认识到了体制问题。据中国足协权威人士透露,现有机制违背了足球发展规律。无论是足协管理层面的改革,还是中超联赛机构改革,都不能再按现有模式来办,必须修改。目前正在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问题。

  专家认为,中国足协的体制改革应当特事特办,掀起自1992年“红山口会议”后中国足球又一次革命,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首先,如果保留足管中心,则足球管理中心回归政府行政系列,承担协调、监督等政府职能。中国足协则脱离行政系列,承担国家队运作、联赛体系建设、后备人才培养等具体职责。或者取消足管中心,仅保留中国足协。

  其次,突破编制束缚,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团队。对正式工作人员实行“老人老政策”。一部分可留在脱钩后的足管中心工作,另一部分可由与中国足协之间可双向选择。

  第三,中国足协应定位为非赢利性社团组织,其经费来源主要由国家专项拨款、成立足球发展基金等面向社会募集、市场开发等渠道组成,吸引各方面力量投入。

  第四,取消传统的奥运战略、全运战略考核方式,从针对出线足球的考核改为对扩大足球人口、培养青少年人才、完善竞赛体系等基础性工作的考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国家队建设和联赛不重视,而是要有所倾斜、重视基础。

  但是,目前中国足协管理者对体制改革还存在很多顾虑,比如一旦改革,中国篮协、中国排协等其他体育协会是否跟进?改革会不会失败?改革的社会成本如何计算?财政、税务、工商、保险等其他配套政策跟不上怎么办?

  业内人士说,这些的确都是问题,但是如果不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就永远无法踏上中国足球良性发展轨道!(完)

新浪体育世界杯客户端

下载世界杯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新闻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猜你喜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