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沈坤彧 发自圣保罗
阿尔及利亚主帅哈利霍季奇站在场边,勉强绷住脸和下场的球员一个个拥抱,终于忍不住嘴角一瘪,两行老泪涌出了眼眶。他抹了一把泪,又抹了一把,抬手的速度快不过泪涌的速度。最后,他走向场边,向看台挥了挥手,走回了更衣室。从始至终,他都高昂着头,和自己的球员们一样。他们并没有输掉这场比赛,他们只是失去了晋级的资格。这支球队里的很多球员还可以把希望留到四年之后,但是对于白发苍苍的哈利霍季奇而言,他的合同在世界杯后就结束了。
崛起源自改换国籍新规
阿尔及利亚队可以在这个晚上站在1/8淘汰赛的球场上,本身已经是足以载入史册的成就——这是这个北非国家队历史上第一次跻身世界杯16强,而阿尔及利亚足球的崛起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首先应该感谢的是阿尔及利亚足协主席默哈穆德·拉奥拉瓦,他在2009年于巴哈马举行的国际足联上通过的一项“允许21岁以上球员更改国籍”的决议中是主要发起人之一。之前,对于球员更换国籍一事国际足联有明文规定,“一名球员没有参加过国际A级比赛或者只参加过青少年比赛,那么他想代表其他国家参加国际A级比赛,就必须在21岁之前更改国籍。”
这项规定对于很多非洲国家的足球发展有着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由于球员们忙着在21岁以前更换国籍以谋求更好的发展,包括阿尔及利亚在内的非洲国家流失了很多可塑之才,用默哈穆德的话来说,“就是清空了足球资源的宝库。”考虑到非洲国家的职业联赛水平普遍较低,在新规定出台前,很多球员迫于无奈只能早早放弃自己的非洲国籍。而新规问世后,球员们没有了时间的紧迫感,不必过早做出是否更换国籍的决定,一大批在欧洲联赛中效力,但是很难跻身包括法国等世界强队的球员,转而选择了更改国籍,代表非洲国家队。
阿尔及利亚是这项新规定的受益者,但他们绝非唯一的受益者。以这支征战本届世界杯的球员为例,队中的20号阿伊萨·芒迪具有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双重国籍,他的父母都是阿尔及利亚后裔,但球员本人出生在法国。直到去年年底,也就是他22岁的时候,才第一次代表阿尔及利亚国家队出战,这是享受了新规则出台的便利。阿尔及利亚阵中像芒迪这样的双国籍球员不止一个,还包括索非亚那·菲古利,他也是法阿双重国籍,出生在92省的勒瓦卢瓦-佩雷。还有像萨菲尔·塔伊德、雅辛·布拉伊米和法乌兹·古兰姆等,其中萨菲尔·塔伊德曾13次入选过U18、U19和U20国家队。
球员听从内心的召唤
当阿尔及利亚向那些拥有双重国籍的球员发出召唤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爽快地答应了。足协主席默哈穆德说,这些球员主要都是受到了心灵的召唤,听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北非人的民族荣誉感非常强,不仅是北非后裔的球员,很多出生长大在法国或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北非青年从心底里对于这些欧洲国家并不具有认同感,他们的日常生活里仍然保持着父辈和祖辈的传统,“对他们来说,做出加入阿尔及利亚国家队的决定主要是受到为父母出生的国家效力的趋势。”
当然另外的原因则是出于为自己足球生涯的考虑,一些优秀的阿尔及利亚裔球员可以在五大联赛的俱乐部占有主力位置,但由于足球强国的国家队竞争激烈,为了在职业生涯中体会到参加世界杯这样的大赛的滋味,他们选择了加入阿尔及利亚国家队。
揭秘阿尔及利亚球员培养体系——
借法国的鸡下自己的蛋
国内重点发展青训体系
青训体系的发展与培养是阿尔及利亚足球一项长期的任务,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做到通过国内联赛俱乐部为国家队输送大部分的球员。
此外,教练员的培训也是阿尔及利亚足协的重点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启动,国内有数千名教练接受了更专业的足球培养。
而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即将兴建7个技术中心,并将组建更多的区域性球队,以便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踢上足球。阿尔及利亚足协和法国足协也将很快进行合作,互帮互助。
外国联赛帮助培养球员
不过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支阿尔及利亚阵中的球员分散在欧洲联赛,从小接受欧式足球的培训体系,是外国联赛,尤其是法国联赛建立了球队的强大根基。
作为昔日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队中有不少在法国出生长大并接受法国青训体系培育的球员。虽然他们并不喜欢自己的球队被外界称作“法国二队”,但事实是,阿尔及利亚的成功离不开他们曾经的宗主国。在1/8决赛前,德国主帅勒夫[微博]就说,“我们知道法国元素对这支球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知道很多阿尔及利亚球员都在法国效力过,他们中的有些人现在还在那里。阿尔及利亚青年队也是一样的情况。”
在阿尔及利亚23人大名单里,虽然现在仅有3人在法国联赛效力(分别是瓦郎谢纳的卡尔·马贾尼,兰斯的阿伊萨·芒迪和阿雅克肖的梅赫迪·穆斯塔法),但他们中有17人生在法国,而这17人里有8人曾在青少年时期代表法国国字号打过比赛。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一支“法国制造”的阿尔及利亚队。阿尔及利亚前国脚阿里·贝纳比亚说,“大部分在大牌俱乐部效力的阿尔及利亚球员,都是出自法国的青训体系,要比出自其他国家的青训体系的球员多得多。”
里尔俱乐部球探负责人旺达姆说,里尔俱乐部就培养过好几名阿尔及利亚球员。“能够培养这些球员让我们感到骄傲,他们也许没有机会在我们的国家队里表现自己,但他们都是极具天赋的球员。”
阿尔及利亚口号
源自糟糕的口音
要对这个口号追根溯源,还得回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发明了一个口号,为了让全世界的媒体听懂自己的声音,他们特地选择了英语:“We want to be free!”(我们要自由!)但因为阿尔及利亚人普遍说法语,他们的英文发音和法国人一样糟糕,于是传到后来变成了“One,two,three” 。
阿尔及利亚历史上第一次跻身世界杯淘汰赛,原本是件欢天喜地的事,却被法国国内那帮只会惹是生非的北非后裔搞坏了气氛。然而那毕竟只是一部分以足球的名义搞破坏的流氓,真正的追随球队远道而来的阿尔及利亚球迷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包括他们独特的标语。在阿尔及利亚比赛的看台上,无数支持者举着口号一致的标语牌,“one,two,three,viva l'Algérie”(一、二、三,阿尔及利亚万岁)
1998年法国世界杯夺冠,法国球迷那著名的用以嘲讽巴西0比3落败的口号“1,2,3和0”响遍了世界。不过虽然阿尔及利亚和法国之间有着那样的渊源,虽然这两个口号似乎很相像,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要对这个口号追根溯源,还得回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发明了一个口号,为了让全世界的媒体听懂自己的声音,他们特地选择了英语:“We want to be free!”(我们要自由!)但因为阿尔及利亚人普遍说法语,他们的英文发音和法国人一样糟糕,于是传到后来变成了“One,two,three”。
过了好几年,阿尔及利亚独立了。1974年的时候,他们的国家队和来自英格兰[微博]的谢菲尔德联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阿尔及利亚以3比1获胜。于是当时的看台上,响彻了球迷们“One,two,three,viva l'Algérie!”的喊声,这条球迷口号就此流传下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