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阿根廷人情绪坐上过山车 梅西不是救世主

2014年07月14日12:45  新浪体育 收藏本文

  新浪体育讯 在东道主巴西半决赛出局后,阿根廷人便大剌剌地在邻居的地盘上扮演起了“第二东道主”的角色。球队晋级决赛后,一辆又一辆满载阿根廷球迷的大巴和私家车不断驶入里约,让决赛前夕的这座城市,俨然已是阿根廷人的主场。

  科巴卡巴纳海滩响彻着《巴西告诉我》的神曲,每一个转角都有身穿蓝白球衣的人拿着国旗和围巾跳着不成章法的舞蹈,他们的高调和略带无赖的挑衅让路过的巴西人只能带着憎恨的表情咬牙皱眉。不过对于旁观的人来说,即使一遍遍被相同的旋律洗脑令人厌烦,然而这不眠不休高歌至晓的劲头中透出的对足球的热爱却无法不令人动容。有一刻,在他们热烈的歌声里,你会觉得,上帝将再次眷顾这个国度。

  但或许是因为阿根廷籍教皇遵守诺言没有为自己的同胞祈祷,这一晚的马拉卡纳,上帝并没有向阿根廷人敞开通向伊甸园的大门。第30分钟,伊瓜因的射门推入球门右下角。小烟枪兴奋地狂奔出数十米,却被裁判以一个无情的越位手势中止了刚刚开始的狂欢。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短暂的庆祝竟是阿根廷人在本届世界杯上最后一次纵情欢呼。

  一次次错失绝佳的单刀机会,一次次与触摸到冠军奖杯近在咫尺。阿根廷人的情绪像在过山车上颠簸——直到第113分钟。格策打入全场唯一进球的一刹那,大片遍布着阿根廷球迷的看台似乎被冻住了。在人数大大居于劣势的德国人和幸灾乐祸的巴西本地人欢呼的背景里,这多数人的错愕就像一块乌云沉沉压在了球场上空。多少天来,这是聒噪的阿根廷人第一次沉默。

  最难接受的失败,不是成功在前方仍遥不可及,而是在明明伸手可及的时刻与之擦肩而过。

  替补席上的迪马利亚眼神空芒。为了赶上这场“一生一次”的决赛,他已倾尽全力,甚至采用干细胞疗法以期加快康复进程。然而强行挑战自然规律的结果却仅仅给他的身心带来更大的伤痛——就在全队上下都期待他复出的时刻,赛前一天,疼痛在训练中如幽灵般重现,并将他最终排除在了首发阵容之外,而当比赛中阿根廷的最后一个换人名额被加戈占据,“天使”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以替补身份出战的德国人格策成为决定比赛的胜负手,而自己为这场比赛所做的一切努力却统统付诸东流……   

  场上的梅西有些无助地环顾身旁,这一晚,他已经再次拼到呕吐。但他的身旁没有帕萨雷拉,没有巴尔达诺,他自己也不是能够以怒吼激发起队友斗志的马拉多纳。当最后的任意球飞天而去,他甚至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的波动,只是露出了一个略带苦涩的笑容。整个国家期待的重量压在他的肩上,让他的脚步有些沉重。阿根廷人的新上帝?至少这一晚,他还无力一肩挑起救世主的职责。而赛事金球奖的奖杯,则仿佛更像是一种对他无法独自力挽狂澜的嘲讽。

  在德国人疯狂庆祝的背景里,阿根廷人的眼泪凝在了眼眶,迟迟没有落下。他们的梦想再一次在同一个对手面前碎裂成粉末。90年的潘帕斯之鹰一路走到决赛,却输给了德国人的一个点球。如今,期待着重新书写历史的他们又倒在了离天堂只有7分钟之处。这一个悲情的循环,竟让阿根廷人走了整整24年,而下一次,他们还要等待多久才能重新走到这里?又要再等待多久才能向着金杯跨出这始终没能迈出的最后一小步?

  “阿根廷的天才将出现暂时的断层。新一代球员还远远达不到梅西他们这一代人的高度。俄罗斯世界杯将是这黄金一代的谢幕演出。”这是阿根廷《号角报》记者的担忧。一名球员的整个职业生涯,若以世界杯为单位来衡量,也只不过五个轮回之数。30岁的马斯切拉诺似乎已看到了未来四年中自己与世界杯的渐行渐远,他在赛后混合区说:“这将是一生无法抹去的伤痛。”而27岁的梅西,26岁的伊瓜因、阿奎罗和迪马利亚,即使眼下他们的职业生涯仍如夏花一般怒放,但四年后他们都将年过30,是否仍能如眼下一般生龙活虎?

  青春不等人,总有一些风华绝代还来不及成为传说就已老去。2014年的巴西,原本应是属于这一代人最好的岁月,但可惜,他们却已就此错过。

  里约的夜,华灯已上。街角三三两两地蹲着一些阿根廷球迷,他们已经失去了几个小时前嬉笑怒骂的气势,一个个垂头丧气,默不作声。明天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就要踏上回国的归程,而从巴西通往阿根廷的这条路,恰如他们对金杯的追索——来时似乎走了很远很长,回去的时刻却显得那么快,那么仓促。

  (新浪体育 任语之 发自巴西里约热内卢)

新浪体育世界杯客户端

下载世界杯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新闻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猜你喜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