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陈华
巴西世界杯17日上演“亚洲悲”,小组赛首轮战罢,日本、韩国、伊朗和澳大利亚四支球队2平2负,创16年来亚足联球队最差整体战绩。
连续两届亚洲杯夺冠,以及酷似西班牙队的传控球风,让日本队的呼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然而,科特迪瓦队用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超强的个人能力,给亚洲冠军好好上了一课。伊朗和韩国队理论上还有出线机会,但看看磨刀霍霍的对手,他们实在缺乏必胜的豪迈心态。
前国足主帅米卢感慨:“亚洲足球只能是世界杯上的配角!”由此,一个古老的话题再度被提及:亚洲人究竟是否适合足球运动?
里皮的中文版自传《思维的竞赛》中,提到了中国足球和西方足球不同的思维方式。亚洲球员强调秩序和服从,相比之下,南美足球更桀骜不驯。在里约热内卢海滩上,从早到晚都是踢沙滩足球和健身的人群,奔放的性格和体育基因完全融入了血脉。或许,亚洲还缺少这种鼓励个性化发展的足球启蒙和足球文化。
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足球,近些年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在世界足球迅猛发展的今天,勤勉有余的亚洲足球缺乏像范佩西、穆勒这样的天才巨星。亚洲足球想要甩掉“三等公民”的帽子,除了遵循足球规律进行赶超外,更需要挖掘和培养出2002年世界杯时中田英寿、安贞焕那样的亚洲超级球星。
(本报里约热内卢6月18日专电)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