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看似巧合的蛛丝马迹都指向了巴西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去抽丝剥茧,把所有充满违和感的细节都拼凑到一起去。拼在一起之后发现,巴西真的有点可疑。
小组末轮首个问题出在两个小组的开球时间。一直后开赛的B组被挪到前面,巴西所在A组晚些时候开赛,中间足足有两个小时的空闲。在客观上,这的确给了巴西选择对手的机会。这一调整不仅引来外界的质疑,被莫名排在前面开赛的荷兰队也是颇有微词。范加尔就将矛头直指国际足联,“这样的安排显然别有用心,比赛本应按常理照小组编号的顺序进行。”
如果说荷兰和智利的谁输谁赢只是“场外因素”,那巴西对喀麦隆这场比赛中的巧合就真的不能视而不见了。
整场比赛喀麦隆都显得毫无斗志,不论是跑动还是对于巴西的防守,都只能用“看似”来形容:看似严防死守、看似积极跑动。事实上,对于擅长盘带过人的巴西人来说,喀麦隆已经让出了一条通往球门的大路。
第82分钟才是“这场设计好的比赛”真正需要设计的地方。同组克罗地亚和墨西哥的比赛中,埃尔南德斯的破门帮助墨西哥3比0领先。这一球让两队的净胜球数相平,如果墨西哥再进一球,巴西队就不得不在1/8决赛中遭遇荷兰队。2分钟后,巴西就迅雷不及掩耳地进了一球。与其说巴西队利用喀麦隆的失误,不如说喀麦隆使用了“解围失误”这个技能。因为怎么看,喀麦隆在自己禁区前沿开球都应该大脚开到前场去,而不是“不小心”传到对方后腰费尔南迪尼奥的脚下,最终促成了巴西队的进球。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其他对手身上还情有可原,偏偏是那个世界杯前因为奖金太少一度不想来比赛的喀麦隆队。最终巴西避开了状态正旺的荷兰队。如果顺利击败智利,能够阻挡巴西队的敌人就已经不多了。
如果“剧本”真的如此,那所谓的四强又有何意义。
郑楠(京华时报[微博]体育评论员)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