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足球的幸福与哀伤:商业元素绞杀 足球需要改革

2014年07月11日08:55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和德国令人诧异地以7比1横扫东道主巴西相比,在圣保罗举行的世界杯第二场半决赛,实在是沉闷乏味,让人昏昏欲睡。

  90分钟常规时间,30分钟加时赛,以进攻著称于世界的欧美两大强队,竟然都自我满足于先不丢球。最终,阿根廷凭借门将罗梅罗的不俗发挥,在点球大战中以4比2击败荷兰晋级决赛。

  这场世界杯半决赛历史上的首次常规时间的0比0,并不缺乏赖以生存的土壤。巴西世界杯目前踢了14场淘汰赛,荷阿之战是第七场踢到加时的比赛,其中有5场在90分钟踢成0比0。由于还剩冠军、季军2场争夺战,巴西世界杯理论上可以和最保守的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8次)看齐。

  丑陋足球抬头

  论功利主义,没人比得过斯科拉里执教的巴西队,他们最终为自己的丑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过,当世界杯进入淘汰赛后,稳妥总是第一选择,由此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防守不丢球,进攻打到哪里是哪里,导致丑陋足球再度抬头。

  大多数的0比0,都很沉闷乏味。球在场地各处晃悠,但就是不想飞进门里,让球迷们干着急。荷兰是橙色军团,阿根廷外号潘帕斯雄鹰,两队都以激情进攻见长,结果他们创造了一个不大光彩的历史数据:1966年到2014年的世界杯,每场比赛最低射门次数至少有12脚,而荷兰和阿根廷在90分钟里只有10脚射门。尤其是荷兰队,90分钟里居然零射正。

  阿根廷也好不了太多,特别是上轮险胜瑞士,球队的进攻非常生涩,幸亏到了加时赛梅西助攻迪玛利亚绝杀拿到胜利,但这不应该是典型的阿根廷足球。

  必须承认,进入淘汰赛后,所有球队都抱着稳稳的求胜之心,即便是强队也畏首畏尾,追求0比0实用主义的胜利。但这,并不是球迷们喜欢的漂亮足球。

  商业元素绞杀

  应该承认,巴西世界杯在小组赛阶段,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进球梅花间竹,平局几乎绝迹。但就在人们以为世界杯迎来了春天时,淘汰赛阶段的重回保守,证明了足球世界的理想主义已被残酷的商业元素绞杀。

  最让人意外的,是荷兰队。40年前,荷兰人曾创造出全攻全守的革新打法,并且在1974年世界杯上异军突起,拿到亚军。但是现任荷兰队主教练范加尔,让荷兰队踢起了罕见的5后卫,荷兰队更习惯的433阵型仅仅排在次要的位置。

  荷兰队的保守并非个案。东道主巴西队依靠两个后卫跻身四强,阿根廷前进的举步维艰,功利思维早已渗透到世界杯的各个细节。这是足球商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注定扼杀经典。

  只是,足球除了结果之外,也需要兼顾过程。只求结果不求过程的打法,只会导致功利足球、防守足球的大行其道,让世界杯等大赛越来越乏味。对于足坛传统豪门来说,除了赢,还要赢得漂亮——当然,全世界都知道,这真的很难。

  足球需要改革

  记得大学体育新闻写作的第一堂课,就是有关怎么报道一场交白卷的足球赛——“???,0比0”,是最为经典的报道。问题是,如果每场比赛都是0比0,全世界的媒体真能一直只发这六个字?

  只有改革,才能逐步消退足球场上的功利主义,让观众看到更具有激情的足球比赛。比如,国际足联开始酝酿的“加时赛允许替换第四名队员”,就应该早早登台。

  巴西世界杯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25%的进球发生在比赛最后10分钟,其中体力充沛的替补队员,在进球环节发挥了关键作用。国际足联技术研究小组成员乌利耶表示,最快能在四年后的俄罗斯世界杯推行这一改革。

  国际足联教练讲师、前利物浦[微博]队法籍主帅霍利尔是这一方案的支持者。霍利尔认为,4个换人名额有两个好处,首先是避免球员受伤,“如果有球员受伤了,为什么不允许更换呢?”其次,替补球员上场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极大地提升加时赛的观赏性,“替补球员是比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他们为比赛带来了新鲜的态度,往往替补球员的进球都足以改变比赛的结果。”

  此外,取消加时赛制度、恢复金球制等方案,都可以有效遏制足球场但求不丢球的消极态度,鼓励更流畅精彩的进攻足球。

  (特派记者 陈华 圣保罗7月10日专电)

新浪体育世界杯客户端

下载世界杯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新闻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猜你喜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