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最炫民族风:哥伦比亚劲舞团最火 似南美秧歌

2014年06月28日03:17  成都商报 收藏本文

  “哥伦比亚劲舞团”在巴西世界杯成为一大现象。小组赛首轮,哥伦比亚3比0大胜希腊,阿尔梅罗的“举手舞”、古铁雷斯的手臂舞引发队友集体加入。接着2比1力克科特迪瓦,罗德里格斯带领队友大跳“夏奇拉扭臀舞”,引爆球场高潮。小组赛末轮4比1狂砍日本,更夸张,除了门将,场上队员基本上都在共舞。最难得的是,黄色旋风每粒进球后的集体舞都各不相同,犹如严肃认真的童梦奇缘。

  可以说,哥伦比亚劲舞团献上的南美大秧歌,刮起了本届巴西世界杯上的最炫民族风。

  血缘

  哥伦比亚广场舞源于混合文化

  被国内球迷戏称为“哥伦比亚广场舞”的舞姿到底是什么歌舞种类?拉丁美洲,一个芜杂的大洲。它的音乐和舞蹈令人叹为观止的复杂多样,又出人意料的统一。美国混合文化是以欧式框架整合非洲传统,拉美歌舞却是建立在土生音乐和非洲音乐外貌上的杂合。

  因为民族融合的推动,拉美的音乐杂交并不生硬,反倒显得自然和合乎艺术规律。广为人知的拉美特色音乐主要为舞蹈音乐:智利的国标舞、阿根廷的探戈、多美尼加的快速滑步,古巴的伦巴,哥伦比亚的山地桑巴。一些舞蹈音乐与美国爵士再融合,在古巴产生了曼波音乐,在巴西产生了芭莎诺娃。在复杂的各式拉丁民间歌舞中,生于南美的要比生于欧洲(西班牙、葡萄牙)浓郁得多,连续音和音块也比较多,音乐一般模糊但热烈,篇幅短小精悍。乐曲中反复跳荡的音节居多,比如重复的AABB或ABAB,AB-CABC的情况也比较多,为了配合其节奏型的舞蹈,歌唱时惯用柔和放松随性的嗓音和滑音、装饰音,这样的绝妙配合非常便于舞蹈,手臂、下肢和臀部的摇摆起伏,复杂的节奏变化中,慢慢被加深印象,便于学练与传播。而哥伦比亚山地桑巴的小众性恰恰维持了它的不被侵入性和完整性。

  解读

  南美大秧歌是随性而为

  哥伦比亚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它的文化传统源自西班牙、非洲黑人和印第安人。西班牙的弗拉门戈音乐和连带的舞蹈类型直接与哥伦比亚原生态舞蹈融合,产生了激情四射而又充满悲苦色彩的全身型舞蹈。球迷们看到的罗德里格斯领舞的扭臀舞,实际上是来自弗拉门戈与山地桑巴的杂交,这一舞种的集大成者是拉丁天后夏奇拉。而“举手舞”和“手臂舞”则明显脱胎于南美的劳动手形,再结合一种流行于秘鲁和智利的古老舞种“马利内勒”,就是“水兵舞”,举手和手臂的动作可能源于水兵的工作动作。当然,这其中还有明显的伦巴舞蹈的特点。

  别忘了“班布戈”,这是哥伦比亚最有特色的歌舞音乐,具有求爱的内容。它将印第安人的忧伤、黑人的热情和西班牙人的豪爽气概融为一体,曲调欢快但又带有感伤。这种音乐催生了速度较慢而舞蹈动作更为密集的舞种,类似于哥伦比亚球员夸德拉多引领的集体僵尸舞和随后的南美大秧歌。夸张,敏感而富于强烈表演性,随性而为,特别适合在球场上挥洒。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新浪体育世界杯客户端

下载世界杯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新闻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猜你喜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