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踢得是真正快乐足球 米卢:他们不怕热

2014年06月23日09:24  东方体育日报 收藏本文

  尽管只进行了两轮小组赛,但本届世界杯最大黑马已必属哥斯达黎加。这支来自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弱旅”被分在死亡之组,一度被认为是本届世界杯最不幸的球队。但结果呢?首轮3比1逆转击败乌拉圭,次轮1比0战胜意大利,180分钟之后提前昂首杀入十六强,拥有鲁尼、杰拉德等超级巨星的英格兰还没来得及见到哥斯达黎加的面,就已经被他们送上了回国的飞机。

  本版撰稿 特约记者 谢勤德

  奇迹从何而来?一组非常有趣的数字是,尽管哥斯达黎加人口只有不足470万,在国际足联注册的足球俱乐部却达到了254个,平均下来平均18500人便拥有一个正规俱乐部。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完善的足球基础与青训体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12周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费加入任何一个俱乐部接受青训,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超过100家,足协还会给予俱乐部一定补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哥斯达黎加能够在巴西世界杯上取得成功绝非偶然。然而问题在于,既然拥有如此优异的青训体统——甚至可以完胜不少传统足球豪强,为什么哥斯达黎加会直到本届世界杯才一鸣惊人?在哥斯达黎加国家队,名气最大的球员莫过于被阿森纳租借至奥林匹亚科斯的前锋坎贝尔,上赛季在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仅有2人,分别是效力于西甲莱万特的纳瓦斯与效力于德甲美因茨的后卫迪亚兹。

  国内联赛水平同样不高。哥斯达黎加联赛最成功的球队是位于首都的萨普里萨竞技,一共曾30次拿到过顶级联赛冠军。在象征着中美北地区最高水平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冠军联赛中,萨普里萨竞技上一次夺冠已经要追溯到2005年,足足9年前,而上一次有哥斯达黎加球队打进决赛也已是在2008年,过去4个赛季里最好成绩也就是四强,在面对墨西哥俱乐部时战绩一塌糊涂。

  原因何在?完善的青训系统培养出的优秀球员都哪里去了?答案多少令人有些哭笑不得。哥斯达黎加的青训体统其实只能算是伪青训系统,分布广受众广的确是事实,也绝非只是摆个样子而已,但绝大部分训练基地都都缺乏足够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与其说是青训基地,倒不如说是全民健身,起到的作用是帮助青年少年球员跨过职业球员这个门槛,而能真正做到培养球星的,只有萨普里萨竞技等少数几家俱乐部。

  曾在1990年世界杯上带领哥斯达黎加打进十六强的传奇教练米卢就非常直接地表示哥斯达黎加足球其实谈不上有什么青训,“哥斯达黎加人就是喜欢踢球,但并没有什么青训。”在米卢看来,足球带来的快乐才是哥斯达黎加足球崛起的关键,“到处都是踢球的孩子,即便是在石头地上他们也能踢,就跟巴西一样,足球就是他们的生命。”

  在2013年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U20青年锦标赛上,哥斯达黎加八强赛中即被古巴淘汰,同年的U17锦标赛小组赛平加拿大输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3支球队前两名都可以出线的情况下被淘汰。糟糕的成绩也从侧面证明了米卢的话,“国家队就那么20个人,和青训没什么关系。”

  对足球的最淳朴的热爱才是哥斯达黎加能够在世界杯上一鸣惊人的关键,尽管很难涌现顶级球星,但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全面铺开的足球基地保证了哥斯达黎加的足球水平能够一直保持稳定水平。最近4届世界杯哥斯达黎加3次打进决赛圈,唯一缺席的2010年世界杯还是在附加赛中输给了后来打进四强的乌拉圭!

  享受快乐 让他们充满神秘感

  快乐是哥斯达黎加一鸣惊人的原因,却也是阻碍他们继续强大的绊脚石。2009年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哥斯达黎加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家——这里的幸福是一个相对概念,严格地说应该是“最易感受到幸福的国家”,2012年,哥斯达黎加蝉联榜首。

  原因是多方面的。哥斯达黎加政治体制稳固,1949年起废除军队,被称为“中美(地区)的瑞士”,人均收入虽然不高,但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与全民义务制教育,劳动保障制度健全,社会福利在美洲算得上首屈一指,在某些方面甚至就连美国人都羡慕得很,环境保护做到了极致,全国有一半土地被列为保护区不得进行任何商业开发,相比那些战乱不断的邻国,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这样的大环境养成了哥斯达黎加人乐观知足、平静淡然的性格。球员们也是如此,他们热爱足球,但极少有人会想要在少年时代就离开哥斯达黎加去足球基础更好的国家接受训练。2011年夏天年仅19岁的乔尔·坎贝尔加盟阿森纳,也并非是因为球员毛遂自荐或是经纪人积极运作的结果,而是因为他在金杯赛上表现出色,引起了阿森纳的注意。

  这与非洲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以科特迪瓦为例,孩子们不仅热爱足球,同时也将足球视为一条可以摆脱贫困与饥饿的道路——在无法接受系统教育的情况下这甚至是唯一的道路。同时也有诸多的“吸血鬼”蜂拥而至,来自欧洲的经纪人们在科特迪瓦到处寻找好苗子,和他们签下一份经纪长约后扔去欧洲二流或三流联赛,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但只要十个里有一个能破茧成蝶,就能给经纪人带来无比丰厚的利润。

  但在哥斯达黎加,这条路却行不通。哥斯达黎加人并不富庶却知足,根本就不想离开这片平静优美的土地,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非洲少年登陆欧洲联赛,但哥斯达黎加的孩子们宁愿在粗糙龟裂的球场上享受最原始的乐趣。

  不过回过头来,这也成为哥斯达黎加总是能够在世界杯上爆冷的一个重要原因——1990年首次参加世界杯就打进十六强,2002年击败中国战平土耳其,2006年和东道主德国打了个轰轰烈烈的2比4——这支球队整体水平不低,却又足够神秘,全队身价加起来还不足2200万欧元。迎来意大利之前,巴洛特利直言“我一个哥斯达黎加球员都不认识”,而等他发现对手个个身手不凡,整支球队韧性十足没有明显弱点时,已经晚了。

  超级黑马先后用过50多位主教练——“长命”主帅本托终于笑到了最后

  快乐是哥斯达黎加足球的原始动力,让对手不快乐则是他们的目的。与热情奔放的美洲兄弟不同,哥斯达黎加踢的是标准的欧洲足球,追求的是效率与结果。首战对乌拉圭,哥斯达黎加控球率只有44%,比对手少了12%,但射门次数却达到13次,比对手多出4次,6个角球也比对手多1个,对意大利控球率更是只有39.2%,但11次射门却比蓝衫军还多1次。

  首先确保防守的稳固,反击强调速度与成功率,不过多倒脚,以最快速度将皮球输送到对禁区附近并完成射门。这样简洁高效的踢法丝毫不像一支美洲球队,主教练路易斯·平托直言球队偷师意大利。“我们的踢法其实就是尤文图斯的踢法,三后卫加上两个边后卫,防守的时候形成5后卫,进攻时两位边后卫顶到中场形成人数优势。”来自哥伦比亚的主教练说,“去年联合会杯意大利对西班牙时也是这么踢的,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有趣的是,哥斯达黎加上一次闯进世界杯十六强时倚仗的同样是防守反击战术,当时执教球队的是“神奇教练”米卢,而在2002年与2006年世界杯上,尽管球队踢得赏心悦目,却未能在小组赛中突围。路易斯·本托上任后对球队战术风格的改造一度引起争议,但现在,所有哥斯达黎加人都是他的崇拜者。

  作为如今的功勋主帅,本托的执教过程却并不顺畅。在这小国93年的历史中,共有50多个国家队主教练,没一个任期超过两年的,平托是破天荒头一位。或许是因为新任足协主席爱德华多·李的撑腰,平托在预选赛最初连输墨西哥、下课声喊得震天响时勉强保住了帅位,这才有了如今的成功翻身。

  赛后,本托表示,“我们做到了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从意大利手中夺取了胜利。”主帅平托赛后接受采访时给出了这么简单的话语,简简单单,却掷地有声。是的,哥斯达黎加人做到了,让世界惊奇,至于另一个出线名额,让意大利和乌拉圭去争吧。”

  当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于哥斯达黎加占据了天时。巴西气候条件与哥斯达黎加类似,都是闷热加高湿度,对意大利一战的湿度甚至达到了70%,意大利人非常不适应,哥斯达黎加人却如鱼得水——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世界杯同样是在非常炎热的天气下进行的。“哥斯达黎加人一点都不怕热。”米卢说,“很显然他们比其他球队,尤其是来自欧洲的球队更适应这里的环境。”

新浪体育世界杯客户端

下载世界杯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新闻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猜你喜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