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经济账:FIFA净利润20亿巴西投149亿亏9亿

2014年07月09日08:58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本报特派记者 陈华

  巴西当地时间8日下午,东道主巴西和德国的半决赛不仅事关世界杯决赛资格,也关乎金钱。因为国际足联发给冠军球队的奖金是3500万美元,而第四名则只有2000万美元。

  世界杯是足球的,也是金钱的。算一算世界杯的经济账,

  究竟谁在笑着数钱,谁在哭着掏钱?

  国际足联稳赚不赔

  巴西世界杯,国际足联给参赛的32支球队“提高待遇”,还向各国足协、球员所在俱乐部发放相关费用,总奖金飙升至5.76亿美元。不过,和世界杯整体收入相比,这其实只是一笔“小钱”。

  国际足联从世界杯获取惊人利润,已是公开秘密。替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掌管钱袋子的,是法国人瓦尔克。他通常被称为国际足联秘书长,但他另一个身份是这个跨国体育托拉斯的CEO。

  打着非营利组织的旗号,国际足联却处处行吸金之实。这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帝国,世界杯是他们的拳头产品。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就直言不讳:“国际足联从来是把赚钱作为举办世界杯的第一目的。”

  瓦尔克并不否认世界杯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杯开幕前,他就承认:“40亿美元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数字,但这不是在巴西一个月的收入,而是世界杯四年周期的收入。”

  当然,进账40亿美元后,国际足联也懂得“我吃肉,大家喝汤”的道理。世界杯后,各个国家足协都有“分红”,就连没出一分力的中国足协也有75万美元进账。

  国际足联宣称自己为世界杯投入近20亿美元,就算那样,净利润也在20亿美元以上。如果以32天的世界杯日程来计算,国际足联每天赚近4亿元人民币。别忘了,作为 “非营利组织”,他们还无需缴税。

  巴西承担巨大风险

  世界杯收入来自哪些方面?按照国际足联官方的说法,60%来自出售转播权,40%来自赞助商。看来,财大气粗的国际足联,已把门票和特许商品收入等“小钱”忽略不计了!

  和东道主的付出相比,国际足联的高盈利显得不够公平。巴西举办世界杯,虽然理论上也能有所进账,但需要承担巨大风险。对东道主来说,举办世界杯“半是蜜糖半是伤”。

  2014年世界杯,巴西政府投入149亿美元,用于修建场馆和其它基础设施,远远超出当初80亿美元的预算。巴西举办世界杯的如意算盘是:重揽“大力神杯”,并刺激经济腾飞。

  然而,世界杯商业价值的“大头”捏在国际足联手里,巴西只能在旅游业等“小头”上做文章。巴西旅游部预计,世界杯期间将有60万外国游客来到巴西,带动的消费将达到29.5亿美元,而300万巴西本国游客将带来逾79亿美元的消费。此外,经济总量增加、机场容量翻倍、就业增加等,也是巴西从世界杯获得的直接收益。

  但是,巴西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持续不断的示威游行、飙升的物价以及混乱的城市交通,都给巴西经济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和那些不知未来如何利用的新建球场一样,这些都是举办世界杯的昂贵累赘。

  无形价值不可忽略

  世界杯毫无疑问是个赚钱的机器,但承办国很难获得纯利。2010年,南非世界杯收入49亿美元,其中逾七成被国际足联抽走,投入43亿美元的东道主亏空巨大。巴西政府的预算是总投入149亿美元,收入140亿美元,“小亏”9亿美元。

  巴西很多经济学者也承认,其实世界杯难以助力巴西经济再次腾飞,短期的刺激也难以挽回其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局面,因为世界杯创造的大多为临时性岗位,意义不大。

  当然,对一个国家来说,世界杯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短期内产生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无形的社会价值:比如透过世界杯树立的国家形象、主办国旅游及投资环境的宣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进所带来的社会面貌变化,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繁华的背后,世界杯究竟是一个满心欢喜的喜宴还是充满陷阱的葬礼?委内瑞拉国会议员威廉·奥赫达认为,满身铜臭味的国际足联应当拿出10%的收益来扶贫,为全世界做出榜样。

  (本报里约热内卢7月8日专电)

 

新浪体育世界杯客户端

下载世界杯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新闻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猜你喜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