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陈华
22日葡萄牙和美国之战进行到第40分钟,阿根廷籍主裁皮塔纳鸣哨暂停比赛,允许场上队员到场边补充水分。这是本届世界杯首次出现“水停”。
“水停”是因为天气实在太热了,球员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得到保护。当时尽管是晚上,但气温达31摄氏度,湿度更超过了84%。在这样闷热潮湿的天气下进行比赛,对球员的体能储备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可是让人纳闷的是,为何世界杯已踢完一半场次,“水停”迟迟才出现?
记者昨天在马拉卡纳新闻中心观看葡美之战的电视直播,身旁一起看球的巴西《环球体育》同行卡洛斯狡黠地笑着说:“国际足联多精啊,他们可不想被罚钱!”
原来,“水停”根本不是国际足联想出来的,而是巴西劳动检察院的要求。他们根据巴西的相关法律提出,气温超过30摄氏度,比赛就需要强制“水停”,中场休息30分钟。长达30分钟的“水停”肯定会要了国际足联的命,因为这不仅影响到球员的竞技状态,还会得罪“金主”电视转播商。因此,国际足联讨价还价,说超过32摄氏度才“水停”。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第一劳动法庭 21日发布告示,强调气温超过32摄氏度必须“水停”,并要求国际足联向司法部门提交每场比赛的气温报告,如果不执行有关规定的话,每场要罚款20万雷亚尔(约合人民币55万元)。被逼无奈的国际足联,只能上演了一场时间短暂、无伤大雅的“水停”秀。这也算是一种态度积极的回应吧?
国际足联一直给人非常强势的感觉,然而巴西劳动检察院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让横行江湖的“老油子”也无可奈何。据悉,因为国际足联把触发“水停”的气温提高了2摄氏度,这家机构还将上诉,跟国际足联进行“死磕”。
“水停”的幕后戏真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