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巴西与智利的八分之一决赛当天上午,梅斯特雷·贾米尼奥在贝洛奥里藏特的城市中心公园随便一块空地上组织了每月一次的活动,这是卡波埃拉的表演时间。他的学员围成了一个大圈,有人敲非洲木鼓,有人弹奏贝林宝(一根木棍加上一线铁丝,再与作为共鸣的葫芦弓形部分组成的乐器),有人摇铃铛鼓,学员们在节奏感极强的鼓点和旋律中轮番结对,走到圈中央对舞,翻身、扫腿、翻跟斗……这是记者第一次看到卡波埃拉的户外现场。它最早进入香港时,有了中文译名叫“巴西战舞”。
一项悠久而陌生的巴西国技
这是一个氛围欢快的现场,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项陌生的运动。卡波埃拉的首要特点是在一个圈子里完成,这个圈子由演奏乐器、唱歌并合拍鼓掌的参与者围成,参与者结伴轮流进入圈子里跳战舞——— 踢腿、翻转、优雅地移动,它包括进攻动作和防守动作。在中国,除了风靡全国的广场舞,你什么时候看到过一群各种年纪的男女在公园空地上围成一圈演奏跳舞。
48岁的贾米尼奥告诉记者,他在1992年创立了这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卡波埃拉协会,开始在米拉吉拉斯州招收学员,他是这群人的头头。活动进行的时候,他负责号令这个圈子变大还是变小。
贾米尼奥邀请上来围观的游客加入,大多人不愿意尝试,因为看起来那些动作并不简单,还需要跟节奏结合。然而盛情难却,贾米尼奥先在圈外教记者走了最简单的步伐和动作,然后拉着记者的手走到圈子中间,指导记者完成了一个踢腿和翻跟斗的对战动作,博得一圈鼓励性的喝彩。
“很多人都以为巴西只有足球,巴西人热爱足球,但它来自欧洲,卡波埃拉才是最有巴西本土色彩的运动。”满头大汗的贾米尼奥对记者说。他的左胳膊上有几块明显的伤疤,那是他去掉曾经的文身之后留下的痕迹。这个人似乎经历很多,这种印象加重了他嘴里那些话的分量。
他说得有道理。世界杯开幕式上就有一段巴西战舞的表演。记者之前曾在国际航班上看过有关卡波埃拉的影视纪录片,很容易判断这项运动来自巴西,不仅仅因为纪录片里的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是葡语,还因为活动现场围成的圈子里有各种肤色的人,以黑人和混血居多。
贾米尼奥向记者讲述了卡波埃拉的历史:“最早它是巴西黑奴的舞蹈,奴隶主不准他们练习格斗术,收工之后他们聚在一起围成一圈跳舞,有时候手是绑着的,所以主要用腿。他们以跳舞的形式来锻炼身体,同时也是发泄,但这不会让奴隶主察觉。”16世纪,葡萄牙人把非洲黑奴运到巴西开垦新大陆,黑人带来了他们的原始舞蹈,逐渐变成了现在这种运动形式。
记者能够感受到,卡波埃拉可以起到跟摇滚乐现场同样的作用,因为每个人都在音乐和舞蹈中相互感染,它很符合这个国家的特色,自由、活泼、奔放、互助友爱。
“以前黑奴过得很压抑,但他们在起舞的时候就能解放自己,解放自己的身体和灵魂。每当我们跳起来,也是同样的感觉。”贾米尼奥说。“它还能带给我们温暖,我们练习的时候就像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是家庭的参与者,都在为别人伴奏喝彩,然后得到别人的关爱。这是我们热爱它的原因。”他还说漏了显而易见的一点,卡波埃拉里有一种野性,一种原始的仪式感,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曾是专属于中下层人群的运动
这群人里年龄最大的就是贾米尼奥,年龄最小的是一个黑人小孩,只有10岁。男男女女年龄跨度很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属于中下阶层。贾米尼奥说:“那些有钱人才不会来玩卡波埃拉,他们只会去打网球。这么多年来,他们始终对这项运动有偏见。”
历史上卡波埃拉曾经是灰色的运动。1888年巴西奴隶制度废除后,很多恢复自由身的奴隶涌入大城市,因为没有工作而加入帮派。他们在帮派组织中练习卡波埃拉,让其成为反政府的工具。1892年,这项当时还专属于黑人的活动被法律明文禁止。直到1930年代,巴西政府才为这项运动平反,取消禁令。
贾米尼奥说:“那道禁令反倒令它越来越受欢迎,解除禁令后这种运动才彻底在城市里流行起来。很多穷人在卡波埃拉里找到了共鸣、归属感以及一种集体的力量。”它那种“底层娱乐”的印象是与生俱来的。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79年,13岁的贾米尼奥开始练习卡波埃拉,就在这个公园附近的街道上,他说在这项运动里找到了尊严。“我的家里很穷很穷,那时候我的父亲还是个酒鬼,出了名的酒鬼。我个子也矮小,别人看不起我,我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所以我去练这个。这项运动不仅让我身体更强壮,还能够给我一些力量,练习卡波埃拉的人都把我当做朋友。”
虽然半个世纪前史蒂芬·茨威格把巴西写成了《未来之国》,把它描述成一个多种族相处最和谐的国家,但实际上,种族歧视和阶层对立一直存在,它是一个逐渐缓和的过程。你不难理解为什么中下层民众会喜欢参与这种扎堆的运动。
记者在贝洛奥里臧特住的旅馆里跟巴西白人女孩劳拉聊起卡波埃拉,她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贾米尼奥的说法,劳拉很干脆地说:“那是黑人和棕色人种的运动,好像从巴伊亚州那边发源的吧。我觉得这种运动不高雅,女孩回去练那个不可思议。我知道它是巴西的一种传统。”劳拉大学里学的专业是精神学,母亲住在纽约,这是一个典型的精英白人家庭。她说她从没有对卡波埃拉有了解的欲望,但她告诉记者,一部内容涉及这项运动的巴西电视剧《lado a lado》去年刚刚在美国拿到了国际艾美奖。
贾米尼奥的学员看上去大多性格开朗,对人热情,看到来自远方的人会主动合影。按照官方说法,巴西有4200万人步入了中产阶级,还有1.6亿人属于下层。卡波埃拉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全世界越来越流行
虽然卡波埃拉的形态如此特别,充满了古老的仪式感,但并不是那种只有神秘的土著人自己在家里摆弄的舞蹈,它已经是一项世界流行的运动了。贾米尼奥对记者说:“这就跟中国的功夫一样,有人在巴西开武馆,也有人在世界各地开卡波埃拉会馆。”
1942年,卡波埃拉师傅宾巴在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开设了第一所卡波埃拉学校,从此卡波埃拉运动登堂入室,不再是一种街边闲散的娱乐把戏了,他成了一种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感的修身运动,甚至成了一种潮流。有意思的是,他们把功力深厚的师傅称呼为“大师”,宾巴就是第一代大师。“大师”的称呼展现了这项运动里包含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禅味。
从运动的角度看,跳战舞的时候,对全身上下都能起到锻炼作用,屁股和腿以及腰腹背肌肉群尤其受益,这是它被视为运动的基础。“与中国功夫、泰拳这些格斗项目相比,卡波埃拉不那么激烈,柔和一些,但参与的人多,而且充满了趣味性,每次练习都像一次聚会,除了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贾米尼奥说。这些都是卡波埃拉逐渐风靡起来的原因。
1970年代,卡波埃拉首先在美国流行起来,继而被推广到了全世界。几年前巴西战舞才进入中国大陆,更早之前已经进入香港和台湾。现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训练班,但学员以外国人居多。从性格上来说,内敛的中国人跟这项运动散发的情绪有些背道而驰。
目前广州还没有卡波埃拉。萨尔瓦多一家旅馆老板桑托斯曾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朋友在曼哈顿和香港分别开了一家会馆,最近打算去广州看看能不能开分馆。随着卡波埃拉扩散到世界,它越来越没有种族和阶级局限性,这是因为虽然它源自压抑,但本质是平等与乐观。
贾米尼奥说:“我们把功夫视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运动,哪怕你们中国人自己并不认可。我认为卡波埃拉比贝利[微博]更能代表这个国家。”
脸谱
青年旅社的白人女孩
她哥哥曾是贝卢斯科尼女儿男友,但非帕托情敌
虽然不是一个和足球直接有关的故事,但这就是巴西,在这里总会有这样的奇遇,你跟一个人聊着聊着,就会发现他和某一个足坛重量级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面稿子里提过的劳拉是其中之一。
贝洛奥里藏特的一家青年旅馆里,挤满了来自巴西各地和智利的球迷,还有少数前来赶热闹的其他国家球迷,为的是巴西与智利在这里举行的第一场淘汰赛。青年旅社要求住客自己洗刷碗碟杯具,看到很多住客马马虎虎地冲一遍水就过,劳拉决定动手把所有的碗碟都冲洗一遍。
“太脏了,我实在受不了。”劳拉说。和那些你印象中只会戴着墨镜、穿着比基尼在海滩上晒太阳的巴西美女不同,劳拉显示出巴西女子贤惠的一面。她来自米纳斯吉拉斯州另一个城市,长着一张漂亮的脸,有着迷人的眼睛和金发。
同时,劳拉也很健谈,她骄傲地介绍她在意大利米兰当模特的哥哥,虽然我们都对模特界的名人很陌生。不过,劳拉还是使出对付球迷群体的杀手锏:“他曾是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女儿的男朋友。”
贝卢斯科尼女儿的男朋友?难道是他挤掉了巴西球星帕托,成为芭芭拉的新欢?劳拉顿了一下,开始解释,她哥哥结识的不是芭芭拉,而是贝卢斯科尼三个女儿中最小的埃莱奥诺拉。埃莱奥诺拉曾来过米纳斯吉拉斯两次,还与劳拉的哥哥全世界到处游玩,两人的恋情开始于2006年,但在2010年就终止了。
南方[微博]报业特派记者 黄嘉鑫(发自巴西贝洛奥里藏特)
A特04-05版摄影(除署名外):
南方报业特派记者 郭现中(发自巴西贝洛奥里藏特)
南方报业特派记者 丰臻(发自巴西贝洛奥里藏特)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